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4. 第八十九章 许昌惊变
设置

第八十九章 许昌惊变(1 / 2)


两个孩子的确是胆小怕事。

但是,苛政猛于虎。魏国严刑峻法之下,如有敌情,百姓知情不报,斩首弃市。

于是,没过几天,许昌城中的官员就收到一份奇怪的报告。

许昌宫中

“什么?你说有山民在轘辕关山下发现大批人马行动的痕迹?”燕王曹宇一脸不可置信地问道。

“正是,当地县令不敢耽误,所以火速来报。”司隶校尉崔林答道。

崔林,字德儒,出身于天下闻名的北方大族清河崔氏,其堂兄崔琰更是东汉名士,相貌俊美,很有威望,甚至做过曹操的替身,接待匈奴使节。崔林年少时没什么名望,崔琰对人评价其弟崔林,认为他是大器晚成。最终崔林果然受到曹魏重用,历任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崔林为政重诚信,识大体,清正廉洁,曹睿亲征后,留下崔林负责监督临时都城许昌及附近郡县治安。

“难道是有人聚众作乱?不对啊,轘辕关一带我军哨骑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这些人是哪里来的?”燕王曹宇一向没什么注意,于是转头看向其他几人。

此时朝会上的,东宫太子曹芳才两岁,正坐在榻上玩耍。除了燕王曹宇,司隶校尉崔林外,还有司空陈群、尚书令陈娇、太常和洽、光禄勋常林、尚书左仆射徐宣、尚书右仆射卫臻、廷尉高柔、中书令孙资和刘放、领军将军夏侯献、侍中卢毓、治书侍御史王观、河南尹裴潜等留守重臣。司徒董昭、大司农赵俨、卫尉辛毗都患病在家无法上朝。

这其中最具威望的当属曹魏开国功勋、三公之一的司空陈群。陈群,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人。他出身天下望族“颍川陈氏”,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在当世都负盛名。陈群更是身负治世之才,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他一手缔造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即将人才分为九个品级,由中正官来对人才进行评选分级。选拔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是实际关键人物中正官几乎都掌握在门阀世族手里,因此世族大家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拨之权。曹操之子曹丕以此为筹码,立马获得天下名门世族支持,顺利代汉称帝。因此可以说陈群是曹魏代汉的真正首席功臣。陈群本人风度翩翩,有清流雅望,又位高权重,俨然已经成为中原士族的领袖。

其他重臣如司徒董昭、尚书令陈娇、太常和洽、光禄勋常林、廷尉高柔等,虽然也名重一时,但都不是出自名门,自然比不上陈群的名望。但是,要说到深受曹睿宠任,却非中书令孙资和刘放二人莫属。

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二人是中书省左右首脑。虽然曹魏因“九品中正制”获得了门阀世族的支持而建国,不过,此举也使得朝政大权被门阀世族掌握,皇权受到削弱。如果是强权铁腕的皇帝尚可压制群臣,一旦皇帝软弱可欺负或者年幼无知,很容易发生权臣压制皇帝、把持朝纲的局面。曹魏建国后,以陈群为首的士族大家占据了朝政中枢尚书台的要职,曹丕深为忌惮,于是为了分散尚书台权利而设立了与之分庭抗礼的中书省。中书省是皇帝直属机构,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其左右首脑称为中书监、中书令。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但与皇帝的近密程度过于尚书,因此机要之权逐渐移于中书省。尚书台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国家中枢机关,但中书监、令在实际上已行使起宰相的职权。

孙资和刘放都出身寒门,但是很有才学。曹氏自曹操起就喜欢启用寒门士子,即使曹丕为了取悦和获得士族支持而不得不大量起用门阀世家的子弟为官,但是朝中仍有不少出身寒门官员。加上曹睿又好弄权术,深谙制衡之道,所以孙资和刘放的受宠就不难理解了。从曹操到曹睿,孙资与刘放执掌机要工作长达三十三年,是名副其实的幕后实权人物。到曹叡即位后,朝廷日常政务、行军作战等大小适宜,全由孙刘二人执掌,朝廷每有大事需要裁决,也需要向二人询问意见,然后才能做决定,可见权利极大。

不过,寒门出身的孙资和刘放却长期掌握要职,这威胁了门阀世家的利益,引起不少朝中门阀世家官员不满。燕王曹宇、屯骑校尉曹肇、领军将军夏侯献对孙、刘二人长期专权早就心怀愤恨,曾指着大殿前的一棵鸡栖树借题发挥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

孙资、刘放听闻后,内心非常恐惧。不过二人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真正在他们背后撑腰的是曹睿。作为曹睿制衡的棋子,曹睿需要他们,也就自然能够保得他们太平。所以,无论群臣如何进谏,曹睿却丝毫不为所动,二人的权势地位依然稳如泰山。

说回朝堂上,此时众人中,无论是陈群还是孙资刘放,多是内政之才,长于管理朝政,而非军事谋略,所以之前数次抵御诸葛亮众人都无表现。如今曹睿亲征后,留下陈群等人也只是处理政务。因此,关于轘辕关山下出现不明人马的情况,众人也是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司空陈群率先出列说道:“燕王,不如去请教司徒董昭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