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游戏,依旧是那些游戏,但细节的差异,却能够让游戏的训练重点发生改变,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就好像现在。 表面看起来,这和硬地的脚步练习没有本质区别—— 起点,高文需要一只脚踩着发球区的底线,这相当于起跑线/折返线。 同时,格拉芙则站在发球区的中间,又或者是贴近球网的位置,准备击球。 当游戏开始的时候,格拉芙将网球击打过来,高文则往前冲刺,进行回球;同时,格拉芙完成击球之后就需要立刻折返回去自己发球区的底线,踩线之后,再折返回来,完成击球,再次将网球击打到高文场地内。 简单来说,一共就是三个步骤: 击球,返回自己发球区底线完成折返的动作,再次前冲完成击球。 折返,击球。 折返,击球。 如此这般,不断重复,两个人都需要进行相同的折返线路,在高文看来,和网球场折返跑的追逐战有些相似: 一个人率先出发,一个人随后出发,两个人相隔一圈,然后在不断折返之中,形成追逐战,看看谁能够抓住谁,可能是前者套圈抓住后者,也可能是后者缩短距离抓住前者,折返的路线就是一个圆圈。 唯一区别可能就是,脚底下是红土,所以急停急转、冲刺刹车的控制可能会非常困难。 这应该是训练红土移动基本功的一项游戏。 但很快,高文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一来,这的确是一种脚步的基本功训练。 红土场地的折返跑,对于启动、加速、刹车、控制、发力等等细节的要求,和硬地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采用硬地的“急刹车”模式,很有可能根本就蹬不住地面,稍稍用力一些就打滑、再稍稍用力一些就摔倒、再紧急再突然一些可能就会出现没有必要的拉伤或者扭伤,换而言之,红土不宜过于刚猛。 其实,硬地是最容易受伤并且容易制造潜在运动伤害的场地,而红土往往能够将那些冲击力缓解,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关节、肌肉、韧带以及发力模式等等,相较而言,运动伤害更低,伤病也会更少—— 但是! 如果采用硬地急停急转、爆冲爆停的运动方式,在红土横冲直撞,那么受伤可能性就会直线飙升。 2022年法网半决赛,小兹维列夫对阵纳达尔的第二盘盘末阶段,小兹维列夫就是采用硬地的急刹车方式,试图正手变线,但结果右腿脚踝没有能够蹬住地面也没有能够采用红土滑步,以至于拉伤韧带因伤退赛。 更重要的是,这项热身游戏被局限在发球区范围内,有意识地将整个启动、刹车的频率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折返跑的空间非常有限,基本也就是两个大步到三个大步之间,也就是说,脚步控制需要在短时间窄空间内完成。 如果是在硬地上,急停急转,整个停顿和启动都非常干脆,毫不拖泥带水,对高文来说基本没有难度;但现在是在红土上,急停急转根本就不奏效,因为硬刹车往往控制不住身体,二次启动速度就会慢下来—— 在如此小范围的折返跑过程里,一旦二次启动速度稍稍慢半拍一拍,又或者是脚步控制的反应速度跟不上,不需要太久,三个五个回合就会拉开差距,然后就再也跟不上,而且差距会一步步被拉开。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折返跑之中,他需要提前判断自己的目标定点位置,提前调整脚步,通过滑步或者小碎步达到控制脚步的目的,并且避免急停急转的瞬间爆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平衡,为后续的二次启动、三次启动保持重心的轻盈和活跃。 观察。 判断。 专注。 每一次启动、每一次奔跑,脚步都需要细细感受红土的摩擦力和抓地力—— 比如,这一次滑步,可能滑五十厘米、还是一米? 比如,滑步之后,脚步停顿下来,自己手臂的延伸出去,球拍是否能够完成击球? 比如,控制住身体之后,应该如何调整脚步,找回重心,二次启动? 等等等等。 这一切,对高文来说,完完全全都是陌生的。 在硬地上,高文的脚步移动毫无疑问是顶尖行列,就连佩尔特也赞不绝口,可以看出来,高文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脚步上花费了大量汗水和心血。 但是,来到红土上,高文的脚步移动却显得非常笨拙,小心翼翼、顾此失彼,整个控制力都散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