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朱熹的注释胡编乱造一通,不断掺杂私货的内阁大臣,从头到尾,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连一点点卡文都没有。
这让内阁大臣都觉得不可思议,太顺了,就好像朱熹本人真的是这个意思一样,入戏太深,连自己都信了。
不过对揣摩人心运用的炉火纯青的内阁大臣,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人家朱熹肯定不是这样想的。
但这种类型的文字游戏,比如曲解别人的话,颠倒是非,断章取义的本事,自己好像很擅长哎。
莫非,内阁大臣开始有些捉摸不定,陛下早就知道要这样做,也早就知道自己擅长这些,毕竟入阁前,自己面圣时,陛下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但自己这种指鹿为马的能力,怎么感觉不太是正经人能用的,但陛下这样,内阁大臣又开始沉思。
莫非,陛下想要一把刀,一把隐藏在暗处,用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从法理上,瓦解敌人的一把刀,决定人心向背的刀。
想到这一层的内阁大臣,瞬间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自己的水平,还远远不够,自己需要锻炼了
先把自己这本《论语·注释》上交了吧,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上交后,顺便也把其余的儒家经典注释一起都给搞了,儒家经典有那么多,足够锻炼自己了。
我看看哈,先搞孔子的,孔子的搞了,搞孟子,然后搞荀子,等等等等,凡是儒学大家的经典,都搞一遍先,标准嘛,就按陛下得来。
凡是大明的,都有天经地义的优先权,凡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明土,大明拥有绝对的权力插手任何事务,儒道即霸道等。
意识空间内的林航,有些小懵逼的看着光幕中的内阁大臣,不是,哥,你是不是觉醒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属性。
这种颠倒黑白,尤其是颠倒别人眼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曲解他们的意思,用一种特殊的方式ntr他们,你是不是可兴奋了。
好家伙,表面上那么正经的一个人,别人眼里寒门贵子的典范,深情专一,还从不抢功,别人眼里的老好人。
甚至还入阁,成为大明帝国权力最高的几人之一,竟然还有这样的一面。
真的是,内阁大臣后续的前程,毫无疑问,会更进一步,乃至位极人臣,留下千古美名,都不是不无可能。
觉醒奇怪属性的内阁大臣,正是朱元璋特别需要的人才,大明帝国就是需要你这种睁眼说瞎话,啊不是,是需要你这种儒学大师来引领思想进步。
未来,可能内阁大臣的名字,就会出现在教科书中,与朱熹并列,甚至名气更大,都不无可能,啥,内阁大臣还远远不能?
没事,教科书里加谁,朱元璋说了算,当所有大明学子把内阁大臣与朱熹念叨惯了,又稍加引导,不是问题。
林航看了眼已经面圣,并将手中的《论语·注释》交给朱元璋后告退的内阁大臣,得,你不想争,不抢功,但抱歉了。.
朱元璋可能真看上你了,你看老朱现在看你改编的注释的眼神,亮的可怕,嘴角的笑已经快咧不住了,林航印象中,朱元璋好久没这样笑过了。
看来,这注释写的,真的是写到朱元璋心坎里去了,而且套的朱熹的皮,推广不是问题,非常方便,也是给了朱元璋一个惊喜。
朱元璋都打算依靠自己的绝对权威强制推行下去了,但内阁大臣竟然能用朱熹的名号,啧,真是人才。
朱元璋对此非常满意,内阁大臣回家继续改编其余儒家经典的注释,还专门让自家妻子继续给自己熬粥,就是好这一口。
粥再稀,但只要想想自己写的那些玷污圣人的话,还要出书给其他人看,这种兴奋感,让内阁大臣欲罢不能。
除了这两位主角外,其余的阁老,亦或是朝中高官,现在都紧张着打听着内阁大臣和陛下的消息。
上次朝会,陛下和内阁大臣关于海军用度进行了交锋,陛下的沉默给所有人披上了阴霾,最终,以内阁大臣下朝单独面圣为暂时的结束。
但下朝后,陛下和内阁大臣说了什么,没人知道,知道的人,都是陛下安置在奉天殿中亲信中的亲信,每人都三缄其口。
内阁大臣是阁老,地位尊崇,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也是直接对陛下负责的人,除非是公事公办,不然内阁首辅也没权过问阁员详情,涉及陛下的事,谁问谁倒霉。
陛下和内阁大臣谈什么,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是未知数。
海军未来的动向?可能是吧,毕竟因为这个陛下才在朝会上沉默,但海军的动向,不想在朝上说,但内阁开个小会总可以吧。
就几位内阁大臣,大明帝国的大事,都是要过内阁的,就算是陛下决定的,但面子还是要过一下的,走个流程。
但到现在,内阁大臣都二次面圣了,但连一点点风声都没漏,这事大了。
几位阁老,聚集在一起,看着那个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