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直播:我的海洋牧场
  4. 第193章 自愿俯首称臣大明朝的格局
设置

第193章 自愿俯首称臣大明朝的格局(1 / 2)


江南没有理会观众们的质疑,耐心解释道:“郑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西方殖民者那样,对沿途的当地居民发起攻击,更多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正因如此,这些尸体不可能是当地居民的,只有可能是郑和舰队的士兵。”

“其次,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带有官员、医生等必备人才以外,更多的是士兵。”

“而这些士兵是从哪儿来的?有很多一部分是跟随朱棣征战多年的老兵,在战争结束后,老兵没有去处,朱棣就将他们安排在郑和的舰队里,毕竟他们虽然老了,有的还有伤,但他们经验十足。”

“从这些骨头的各种伤口上就可以判断出,它们来自战场。”

“第三,海航是要死人的,即便有医生的救治,有些人也会支撑不住,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意外,死的人只会逐渐增多。”

“这些士兵死了以后,总不能全部带回去吧,放在船舱里早就臭了,因此只能就地下葬。”

江南说的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直播间的观众们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江南没有停下来,继续道:“我来给大家讲一个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的船队一路向南航行,曾到达爪哇,也就是现在的爪哇岛。”

“爪哇岛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如果要从马六甲海峡往非洲去,爪哇岛是必经之路。”

“当时,爪哇岛的人口还比较多,物产同样相对丰富的,郑和的船队到了之后,本想短暂休整后就走,没想到就在停船靠岸,补足生活物资时,当地发生了暴乱。”

“这场暴乱还牵扯到了郑和带领的船队,他不得不停下来解决。”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爪哇岛有两个国王,分别是东王和西王,因为种种矛盾计划,东西两国自然而然就开战了。”

“西王轻而易举的打败了东王,并抢占了东王的领地。”

“好巧不巧,就在这个时候,郑和的船队经过东王的领地,并停靠在这里休整,采买物资。”

“西王的属下当时杀红了眼,根本不看这些船是从哪来的,也不管你是什么人,反正见人就杀就砍。”

“当时有一百七十多人曾下船采购物资,结果一个都没能活着回来”

“事情发酵的很快,还传到了郑和的耳朵里,不少士兵十分愤怒,觉得这个弹丸之地在挑衅整个大明朝,要求立刻出兵,为死去的船员兄弟报仇。”

“郑和当时也很愤怒,更感到意外。”

“他觉得西王与自己为敌,纯粹是以卵击石,按说一个正常思维的人,怎么也不敢对比他强壮许多的人动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缘由!”

“于是郑和忍住怒气,选择了按兵不动。”

“他这么做,不是不想给那些朝夕相处的船员报仇,而是,他想先打探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如果他贸然动手,只会让沿途的各个国家怀疑他出使大西洋的目的,说不定还会排斥他们,不让他们上岸补充物资。”

“这不仅仅会影响后面的所有行程,还会影响整个大明朝的名誉!”

“正因如此,郑和选择以大局为重,先不动手。”

“而当西王得知自己的部下误杀了大明朝的士兵后,更是被吓得魂不附体。”

“因为他知道郑和可是带领着大明二万七千多名训练有素的士兵,除此以外,还有大明最厉害的武器军火。”

“只要郑和一声令下,整个爪哇岛立刻会被夷为平地,而他也会被射成筛子。”

“经过深思熟虑后,西王立刻派出使者,去向郑和谢罪,再三表示歉意,终于澄清了误会。”

“当然并非普普通通的澄清误会,自那以后,爪哇岛一直臣服于大明,自觉自愿岁岁纳贡。”

“周边的几个小国家看到大明的友好和格局后,也纷纷以善意相交,并表示愿意俯首称臣。”

“每次回去,这些国家都会派出使者,跟随郑和前往大明,向明成祖朱棣朝贡。”

“而朱棣在得知此事后,对郑和大加赞赏,夸他懂得牺牲小我,顾全大局。”

“抢夺、杀戮、侵占并不能让万民臣服,就算会,在短暂的臣服后,也会发生暴乱和反抗,同样也不能使双方文化更好地融合。”

“最好的征服就是不是动用武力,而是让其自愿臣服,心甘情愿用自己友好的行动来促进发展和交流。”

“这就是格局!某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鬼子真的需要好好学一学!”

讲完故事,江南深吸一口气,最后道:“我之所以将这个故事,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在航海的时候,确确实实意外频发,死过很多很多人,至今还有不少士兵埋葬在异国他乡。”

“当真是应了那句魂呼万里外,战死当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