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仙的营地吃过饭后,赵泰便起身离开。 武仙将他送到营地外,赵泰拱手道:“留步吧!我在睢宁安顿好,便给哥哥送来粮草。” 武仙与众将停下脚步,“那我就不送了。兄弟你有空,常来坐坐!” 赵泰随即翻身上马,抱拳一礼,便骑马离开。 武仙看着赵泰的背影,目光深邃,嘴里呢喃着,“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此子今后必定不凡!” 赵泰骑马疾驰,没有入城,而是绕城来到徐州西郊。 这时西郊聚集的饥民,正在承德的指挥下忙碌着,他们有的帮助搭建灶台,有的则找来柴火,粥棚已经建了起来。 “相公回来了!”有人看见赵泰远远骑马过来,指着赵泰大喊。 一群群饥民正眼睛放光的围着粥棚,看着士卒生火,往锅里倒水,然后拉开粮袋,把粮食直接倒进锅里。 他们目光直勾勾的看着,各人还没吃上,脸上就流露出了幸福的神情。 这时饥民们听见呼声,知道是那位好心的官人回来,于是纷纷转身看向奔驰过来的赵泰。 赵泰减缓马速,饥民们目光注视着他,自觉的让开一条道路。 一下面对这么多人的目光,让赵泰有些诧异,而就在这时,人群中一名老者带头跪下。 一时间,饥民像是被风吹过的稻田般,瞬间齐齐跪地。 赵泰勒停战马,惊讶道:“这是为何?” 饥民们流着眼泪,齐声呼道:“谢相公活命之恩!” 近万饥民一边磕头,一边大呼,声动云霄,令人闻之动容。 正赶来帮忙的徐州知州周荣昌,带着一众衙役赶过来,他看见这一幕,内心又羞又喜,一时间五味杂陈。 赵泰翻身下马,扶起离得最近的老者,目光环视众人,朗声道:“当官不为民做作主,不如~” 赵泰说到一半,忽然卡壳,只能改口,“那当官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承德走过来,“相公,粥熬好了。请相公施粥!” 赵泰闻语随即一挥手,“大家都起来,咱们吃粥了。” 当下赵泰走到粥棚前,拿起勺子,承德揭开锅盖,露出正翻滚的小米粥。 小米也就是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北方百姓的主食。 饥民们围上来,看着翻滚的热粥,贪婪的吸食着香气,人群中有人受不了,竟然腿一软,激动的晕倒过去。 赵泰打起一勺,“大家排队,都有吃的。” 周荣昌见此,反应过来,连忙吩咐衙役维持秩序。 赵泰给排队的百姓施粥,每一个人都是双手捧碗,弯腰道谢,赵泰则温声抚慰,“粥汤,慢点吃。” 这时赵泰发现了站在一旁的周荣昌,于是道:“周知州你也给百姓施施粥!” 看着赵泰递过来的勺子,周荣昌却有些羞愧,连连摆手。 赵泰正色道:“你是徐州知州,这是你分内之事,稍后我要去睢宁,你可不要逃避责任!” 周荣昌不好在推辞,只能接过勺子,给饥民施粥。 得知是知州老爷,在给自己施粥,饥民纷纷感谢,“谢谢大老爷。” 周荣昌听着饥民感激的话语,想着这么多年,尽帮着朝廷横征暴敛,自己没得到好处,还被百姓咒骂,说他是周扒皮,他的眼眶便不禁有些湿润。 “周知州,你怎么呢?”赵泰询问道。 周荣昌抹了把脸,“这热气有点熏眼睛!” 赵泰道:“那还是我来吧!” 周荣昌却不交勺子,干劲十足,“不用,不用,马上就习惯了。” 赵泰见此便走到一旁坐下,看了一眼满脸微笑的周荣昌给饥民施粥,扭头小声道:“周知州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嘛!” 承德道:“可不,卑职听饥民们感谢的话语,心里不知怎么滴,又心酸又有些自豪。” 赵泰微微颔首,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这小子虽是女真人,但是良心未泯,可以栽培。 赵泰吩咐道:“这徐州不适合本官,明天本官带你们去睢宁。你给那些押粮过来的民夫和士卒,分配回汴京的口粮,然后收拾一下,明天准备出发。” 承德行礼领命,便去分配去了。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喝了一碗热粥的饥民,满意的坐在地上,感受着夕阳的余温,彷佛又有了生气。 赵泰与忙了一个时辰的周荣昌坐在粥棚内,一边喝粥,一边交谈。 赵泰告知了周荣昌,他将要离开徐州,前往睢宁的消息,这让满脸红光的周荣昌,神情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