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4.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水师的三条后勤方略
设置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水师的三条后勤方略(1 / 2)


东海水师急报、辽东都司急报先后送入京师。

解缙、杨士奇、铁铉先行至武英殿商议军情,随后不久,李坚、徐辉祖、谭渊、宣青书等被召入武英殿。

铁铉凝重地看向朝鲜舆图「李芳远派使臣求援,朝鲜战场的局势不容乐观。」

杨士奇赞同铁铉的看法,对朱允炆说「皇上,自倭军五月十七日登陆之后,倭军主力全部投入到朝鲜战场,不重后勤,就食于野,意在不留后路,破釜沉舟,可战力非同小可。臣以为,应给水师、辽东都司发文警醒,绝不可大意。」

解缙走出来附议「接六月十二日水师情报,倭军已向原州、骊州方向包围。若这两地不保,朝鲜很可能会在丢失全罗道、庆尚道、忠清道之后,再丢失江原道与京畿道整个朝鲜国只有八道,若去其五,大势必不可挽回。倭军动作快,手段狠厉,当严阵以待」

朱允炆从桌案后走了出来,指向屏风上挂着的朝鲜舆图「据侦察兵、安全局刺探情报,原州无险可守,可李叔藩偏偏集结了主力在原州。骊州有山势依托,城却不大,难防敌人连续进攻。倭军主力不断向北移动,用不了多久,原州、骊州都会失守。朕担心的是汉城,这里能不能守住是关键。」

徐辉祖微微点头,走向前,拿起一旁的竹条点在舆图之上「汉城若丢失,朝鲜军队士气必是严重受挫。倭军很可能趁势追击,直扑松京,就是不知李芳远有没有固守松京的勇气与决心。」

「没这个可能。」

铁铉坚定地说。

「何以见得」

徐辉祖问。

铁铉呵呵笑了笑「若是把倭军比作哈里,把松京比作亦力把里城,那张辅与辽东都司就是驻扎在阿拉山口的明军。李芳远在来京时,了解过这段历史,他绝不会重蹈沙米查干后尘。所以,他会保持主力撤退,保持有生力量撤退,而不是只带一些残兵败将,再无翻身之本」

杨士奇、解缙、徐辉祖等人有些震惊。

铁铉所言不是没有道理,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李芳远又是一个好学习,爱读历史书的学生,想避免灭国命运,他最佳的选择不是固守松京,而是跑路。

否则,松京一旦被打破,他就会成为另一个狼狈逃窜的沙米查干,说不定会被张辅抓小鸡一样抓住,送到宗人府和沙米查干当兄弟去。

朱允炆看向沉默的宣青书,开口道「宣青书,你在骑炮兵营中的表现不错,燕王、魏国公几次夸赞你有谋略,说说你的看法。」

宣青书有些意外,这种高级军事会议本就没自己的位置,更不要说是发言了。

可皇帝问话,总还是需要回答。

宣青书思虑一番,认真地说「臣以为铁阁臣所言有理,若汉城失守,李芳远有极大可能放弃松京,只是,他可能不会直接越过鸭绿江,而是会坚守在鸭绿江外,借助地势,阻滞倭军,并等待大明援军。」

朱允炆点了点头,看向李坚「郑和、朱能关于后勤事处理得如何了」

李坚肃然「皇上,郑和、朱能考虑到日本三岛地势复杂,后勤运输压力大,已准备好了应对举措。」

「说说。」

朱允炆坐了回去。

李坚从怀中拿出一份舆图,挂在屏风上「郑和、朱能等对策有三,其一,增加水师行军携带物资数量,减少日行军里程,不追求速战速决,稳扎稳打。这种策略,不足在于倭人可能会分散溃逃,再次集结,好处在于能聚歼倭军,消灭其有生力量。」

朱允炆微微点头「日本三岛地势复杂,山林众多,不利行军,慢慢打是对的,不需要求快。」

李坚称是,再言道「

其二,在占据堺港,进取京都之后,抽调水师力量沿岛向东北前进,先行占据骏河、常陆、陆后、越中、越后等沿海地带或沿海岛屿,寻找合适之地登陆,开辟新的战场,存储作战物资。」

朱允炆笑了「日本三岛地形狭长,周围全是大海,这倒是为水师建造新的后勤仓库了便利。」

李坚点头。

看日本三岛舆图,南北跨度虽然很长,但从任何一点靠岸,到岛的对岸,距离算不得远,五六百里路而已,抛开地形因素,军队行军十日,最多半个月就能获得充分补给。

李坚再言道「其三,战场上的火器后勤一律由水师负责运输,粮食后勤,将三分之一交付给俘虏运输。即使俘虏运输出了问题,也不会严重威胁军队后勤。」

朱允炆欣慰不已,对铁铉、徐辉祖问「你们意下如何」

徐辉祖轻松地说「郑和、朱能、骆冠英等都是久经考验的水师将领,他们提出的方略定是可行。臣以为,朝鲜局势一日三变,是时候给水师下令,准备出征事宜了。」

铁铉附议「倭军打下汉城时,水师应该出现在堺港附近,威胁幕府所在地京都。当以汉城陷落为信,命水师自决开战日期。」

朱允炆沉思片刻,下定决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