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书阁
那边李世民却越说越是动情,黯然神伤,以至于落泪也难怪了,张士贵多次受李渊钦点提拔,数战列为首功,时常赏赐。
柏壁之战后,李渊遍赏诸将,其中对张士贵的赏赐“有逾常典”。
洛阳虎牢大战后,李渊点出张士贵“先后战功,以为众军之最”,还特地召其入京,设宴款待,言“欲卿衣锦昼游耳。”
但洛阳大战之后,张士贵抛却朝职,入天策府为郎将,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要知道洛阳大战,以其战功,爵封县公,其实是有点低了点的。
这里面,东宫是出了力的因为当年太子李建成东征,张士贵随军,说起来张士贵不算李世民的嫡系,但却在李唐抵定中原之后,毫不犹豫的投入天策府,这如何不让李建成大怒
这样的情分即使没有李善,李世民也肯定会对李靖施加压力,作为一个目光长远,不管战术还是战略都卓越的统帅,李世民很清楚,李靖只是谨慎,其实出兵的风险并不大。
原因很简单,突厥久攻雁门关不下,士气低迷,粮草不济。
但如何施加压力却是另一回事,李世民和凌敬、杜如晦、房玄龄商议过,这件事不能做的太主动因为在东宫看来,两边是打了个平手的,东宫丢了个薛万彻,天策府丢了个张士贵。
到底该怎么做,李世民早有定计,平阳公主的进逼正是个一个契机,只是他没想到这位姐姐心疑自己和李善的关系,逼迫到这个地步。
李世民长身而起,轻笑道“天策府内的确名将如云,随小弟战河东,固关中,定中原,伐河北,但论与草原胡人交战,唯一人耳。”
平阳公主也不再去管李善和李世民之间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联系,只要天策府出人,那必定对李靖出兵是有推动作用,“何人”
一旁的柴绍翻了个白眼,他虽持身中立,但久在李世民麾下,第一时间就猜到了。
“河北名将,薛万均。”
走出承乾殿,平阳公主还有点悻悻然,她虽然不擅权谋,但也不是傻子,这个人选只怕二弟早就定夺下来了。
薛万彻、薛万均分投东宫、天策府,如今薛万彻被困于顾集镇,李世民使薛万彻代马三宝为左武卫将军北上东宫那边还真找不到适合的什么理由反对。
看看左右,平阳公主低声道“终究怀仁与二弟”
平阳公主早就心疑,但只是直觉,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但柴绍在这方面就强得多了,轻笑道“至少有五成。”
“嗯”
“代地众人,刘世让、苏定方乃是怀仁一脉,其余人等分属秦王、太子。”柴绍分析道“代州司马尔朱义琛并无兵权,代州军主将为苏定方;薛万彻、卢承基陆续接任录事参军事,但实则代地势族早就对怀仁俯首帖耳。”
“而秦王一脉,张士贵领兵驻守顾集镇,李德谋以代县令执掌霞市,手握大权,代州别驾张公瑾奉命屯田,看似冷落,实则不然。”
平阳公主微微颔首同意这个观点,屯田是个苦差事,没油水也没权力,但却非常重要,李靖出任代州总管,必然对屯田事非常重视。
“但也不好说。”柴绍话锋一转,“毕竟凌公如今乃秦王心腹”
平阳公主知道夫君的意思,如果将来是李世民上位,有凌敬在,李善说不定还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李善效仿薛万彻、薛万均兄弟的可能性也存在。
夫妻俩叙谈良久后,柴绍径直出宫回府,他其实没说真话在他看来,李善应该是铁铁的已经投入秦王麾下,而且时日还不短了。
虽然秦王对于李善看似并不亲近,在代地事务上也不热心,甚至在关键时刻也不建议并州军北上,但柴绍清晰的看见,李德武在东宫,就决定了李善不可能入太子门下。
李善其人,平日温文儒雅,关键时刻却有定计,更兼心有傲气,绝无与李德武重聚之念。
虽然感谢李善救回了妻子,但柴绍觉得,如果李善有幸生还,还是要拉开距离的好无论太子还是秦王上位,对自己来说,都区别不大,涉入夺嫡之争,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自己和李善不同,自己不用选,而李善没的选。
柴绍在心里想起李善,想起李德武,而在东宫,此时此刻,也出现了这个名字。
在平阳公主干脆利索的说出李世民已经决意遣派薛万均出任左武卫将军北上之后,太子李建成虽然很是不悦,但也没理由反对,也知道平阳公主的来意。
马三宝能回来, 但东宫不会放手代州司马一职,太子中允建议遣派臣子北上巡视代地只是找个理由,遣派东宫人手北上,给李靖施加压力而已,谁去都无所谓。
人家秦王都出手了,虽然提出了很让太子以及众幕僚的薛万均这个人选,但东宫这边不可能无动于衷,不然即使顾集镇最终陷落,但好名声都被秦王得了去,这是李建成不想看到的。
这时候,韦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