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此前无论是理解黄巢的, 还是痛斥黄巢的,此刻他们都沉默了。
“好像”有点惨若是因为这般经历,黄巢才想要起义, 那也不能说他天生反骨, 不过是不平则鸣罢了。
有人在心中暗暗地想道, 他有些同情黄巢, 却顾忌现下谈“黄”色变的风声, 不敢多说什么。
“若是他第一次科举的时候, 就知道这些关窍就好了, 可惜他现在没有机会了。”
“都参加科举了,却连通关节和行卷都不知道,他不落榜谁落榜”
有两个举子当街争论起来, 吵得不可开交。
虽然他们嘴上说的是黄巢, 可到底掺入了几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只有他们两个自己知道了。
“真的很丑吗”也有人的关注点与众不同,找到黄巢的海捕文书仔细观察了半天后,啧啧出声。
但要说最感到难受的,当属黄巢本人无疑了。
他原本是信心满满、自觉准备充足地想去参加第二次科举的, 甚至此前之所以对天幕有怨恨,就是觉得若非天幕的泄露未来,他定然可以一举高中。
他刻意忽视了他若是高中, 又为何要起义的矛盾。也故意不去想他领导的为何是农民起义, 而非起兵造反的文字差异。
然而再多的自我欺骗, 到此刻,也终于是粉饰不下去了。
黄巢嗤笑一声,这般黑暗的大唐,这般黑暗的官场, 谁人能够不反
他望着天幕,心头窜起了一股无名火焰,愈烧愈烈,灼热到他快要隐居不下去,恨不能这就冲出山野,振臂一呼。
北宋。
喝着酒的苏轼面露苦涩,他是看过这首不第后赋菊的,词句间,以菊喻志,气势凌厉,意境瑰丽,雄伟豪迈。
可惜,黄巢后来的所作所为,与他最初揭竿而起之心大相径庭。
甚至他还反过头来,成为了加害百姓之人。
纵容手下贼兵抢掠财宝、奸淫他女、火烧屋舍、血洗京师
这首诗,便也成了反诗。
可文字何来反字
倒是人,才有反心、有歪心、有坏心,平白将些污名推说给文字,借刀杀人。
明朝。
朱元璋不免感慨“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嚇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1”
“黄巢心思不纯,几番乞官,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当官。”朱元璋不免觉得,黄巢配不上他所写的这首诗。
但是吧,别看黄巢口号喊得响亮,名头也很正义的样子,实际上他后来也干了很多不是人的事情。
都说不会带团队,只能自己干到死。
黄巢就是那个不会带团队的。
他不仅约束不了手下的人,甚至自己也没干好事。
那个时期最惨的还是百姓,一边皇帝不作为,他们就盼着义军能来拯救他们,结果义军实际上全是盗贼出身,一派贼子行径,前脚刚说他们不会像李唐那样不爱惜百姓,后脚就开始“淘物”,把人绑起来打,向他们索要财物。
接着又开始不断打家劫舍,奸淫掳掠,杀人放火。
百姓们太苦了,于是又开始盼着王师能来拯救他们,王师也一度打赢,进入了京师,但结果王师也开始争夺钱财,连带着一些混混也伪装成王师,加入了抢钱的行列。
百姓们更苦了,但这还不是最惨的。
因为后来黄巢又用计打了回来,他再度入京后,一想到此前老百姓那副欢迎王师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纵容手下杀了八万人,血流成河,被称作“洗城”。
更别说黄巢和他的军队,还有吃人的争议,用舂磨砦把活人碾碎,做成军粮什么的,据说至少吃了三十万的百姓。
唐朝。
黄巢心头的火焰噗嗤一声,灭了下去。
他捂着嘴,胃部一阵翻江倒海。他不敢相信,他怎么可能会吃人这争议定然是假的,因为他的名声不好,而故意栽到他头上的。
就在黄巢陷入浑浑噩噩之际,他的亲族们陆续赶过来,尤其是他的哥哥黄存,直接一巴掌重重地落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清醒了吗这段时间大家因为你而藏身此处,是几位堂兄弟不惧危险在外操持着家业,你却一直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但是你仔细听听,听听你都干出了些什么畜生不如的事情来”
黄存气的脸都红了,他大口喘着气,恨铁不成钢“那么多的人命,在你眼中就好似轻贱如蝼蚁,你究竟是怎么变成那个样子的”
族人也全都唉声叹气地围立在周边。
要说对黄巢没有期望,那都是假的。正如天幕所说,黄巢打小就在才学上,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天赋,他们所有人无不希望他能够一举高中,光耀门楣。
可天幕口中的黄巢,都干了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