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地跌坐在地上。 攀扯,她居然说他们要攀扯她! 真是岂有此理,他们根本不曾攀扯于她! 郑绣看着崔家人精彩的表情,高兴得几乎要放声长啸。 终于还是打脸了,将军她终于还是打脸了,并且亲自上演“昔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戏码,实在太精彩了。 在将军说出“何必攀扯”时,崔郎主和崔大夫人的脸色,可实在太精彩了! 郑绣津津有味地欣赏了几眼崔家人的脸,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二日晌午,崔家二老爷负责,遣人将书籍、财帛和米粮等送过来,因东西比较多,崔家请了城中许多人家一同挑东西过来。 至于崔二老爷本人,则将一个旁支送过来,表示怂恿苏家写信叫萧家将萧遥嫁给唐家三子的,便是这旁支。 郑绣是负责清点这些东西和收人的,见了这旁支,冷笑一声:“崔家这是当我们将军是傻子么?随便交一人上来。” 崔二老爷道:“正是他。”顿了顿放缓了语气,说道,“阿绣,我们崔家从前与你们郑家交好,是祖上的交情,你要帮我们家说说情啊。” 郑绣点点头道:“相识一场,我倒也不好全然不帮。这样罢,我准许你们再查查,待我们打败李许之和房都尉之后,路过此处再来要人。”说完命人将崔二老爷请出去,自己不肯再废话了。 萧遥率领大军继续上路,堪堪靠近荥阳时,便从斥候口中知道前方山林的两侧有大量拖家带口的老百姓。 郑绣这次特地请缨跟来,听了这话,很是感慨:“想是为了避战乱的。怪道世人都说,宁做治世犬,不做乱离人。”说完看向萧遥,“将军,我当日来投奔你和林都尉时,见城中人极少,远离大城的乡村,真可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啊。” 就是那一次千里投奔萧遥,真切看到在乱世中老百姓有多苦,她才更坚定了跟紧萧遥和林楠步伐的决心。 萧遥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有些沉重:“对老百姓来说,乱世太苦了。” 她已经尽全力想尽快结束战争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种情况。 郑绣见萧遥眼里带着悲悯,发自内心地为那些老百姓难过,再思及从前的自己,脸上不由得发烧,便问:“将军,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老百姓?” 萧遥略一思考,说道:“先前我得到消息,李许之和房都尉大军所过,许多百姓都出逃,想投奔于我。我此刻要领兵攻打李许之和林都尉,着实没法带他们。你们拿些干粮过去,再劝他们找个地方住下罢。” 马上有人领命而出,只是没多久便领了一群儿郎回来,一脸苦恼地来跟萧遥禀告:“将军,我说了我们不缺人,说了我们一路急行军,可这些人还是跟来了。说什么他们都不听,只嚷嚷着要投奔将军。” 萧遥没空在此停留太久,因此去劝这些儿郎,这一劝,发现竟然还有十五六岁的少年郎,不由得有些头疼,劝了几句没用,只得让他们跟在大军后头,随后继续赶路。 郑绣打听这些儿郎的来历,得知果然是房都尉和李许之抓壮丁那地方的儿郎,很是震惊。 原来除了她,还有这么多人千里迢迢来投奔萧遥! 她震惊完,抬头看向四周,很快发现路线不对,忙策马上前问萧遥:“将军,我们不是去西南方么?怎地往这里走?” 萧遥道:“就走这里。”见郑绣一脸迷糊,便解释,“李许之和房都尉的兵力远远不及我等,得知我发兵打过去,定然不敢硬碰,而是避开。所以他们最有可能,便是一路急行军往西北方向走,我们赶在他们前方堵人则可。” 李许之和房都尉这样的小势力,她本来就要打的,得知他们居然不顾百姓意愿抓壮丁,便恨不得即时收拾了,省得这些人再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萧遥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从博陵崔氏府中带走大量书籍、财帛和米粮的消息,终于传到李许之和房都尉耳中了。 虽然未曾听到萧遥说要攻打他们,但李许之和房都尉略一推敲,便猜到真相了。 顿时,众人的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 李许之找到房都尉:“房都尉,我军兵力严重不足,萧将军则兵强马壮,以弱击强无异于自寻死路,不如我等暂且绕路,急行军避过去再说?” 房都尉回忆了一下当年和萧遥并肩作战时萧遥的表现,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能绕过去固然好,若绕不过去,只怕是一场硬仗。” 林都尉马上开口:“说这么好听做什么?绕不过去便只有死路一条。” 王三郎道:“林都尉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