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罪己诏!”高一鸣说得郑重。 王承恩刚惊叫一声“陛下!”,就被高一鸣用凌厉的眼神瞪了回去,如此做是高一鸣在路上想好的,如今的大明就是一艘随时可能沉没的烂舟,张献忠、李自成不过是内部矛盾,关外的清军才是真正的饿狼,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要用猛药,不管生死,博一回,不负此生。 “朕继位以来,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臣民,识人不清,用人不明,致使功臣陨落,百姓受苦,大明江山至此,罪皆朕一人,朕下此罪己诏以明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祖宗之言亦是朕之使命,自此之后,若有违,人神祖宗共弃之!” 帐中之人闻言,都眼泪俱下,这还是那个多疑、不堪重任的皇帝么,天下有救了。 见王承恩盖好玉玺,高一鸣又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道:“立即以明诏颁发天下!” 虽然此时北方大乱,但是大明朝南京的一套完整班子还在,明朝的驿站运转依然正常,高一鸣的罪己诏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最先听闻罪己诏内容的关宁铁骑,数万人齐吼:“皇上万岁!” 声音振聋发聩—— “继续拟旨,免除赋税诏,自圣旨发布之日,除了商贾依然上税之外,其余百姓免征三年赋税,免征期过,税收按照立国之初税率征收,商贾虽然不在免征之列,但是税收按照立国之初的二十税一征收!依然明诏发天下。” 王承恩领命,用印。 “第三道圣旨,为忠臣平反诏,先因朕识人不明,导致耿如杞、袁崇焕、孙元化、刘策、杨一鹏、熊文灿等大将折损,让国失栋梁,朕今为其平反,自今而后凡百战不退,最终因寡不敌众致使战事失利的,不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除了临阵脱逃和主动投降的斩立决外,其他概不追究,众将士用命即可,牺牲之将士厚加抚恤,如若有违,天下共弃之。” 见王承恩用完玺印。 高一鸣继续道:“第四道诏书,告天下子民书,之前凡因贼军裹胁或因官逼民反,遁入山林的百姓,自今日起,朕赦你们无罪,只要你们愿意走出山林或者脱离造反队伍,朕不但既往不咎,还赐予你们土地,让你们过安稳的生活,如果遇有不公,可到南京当面告诉我,我为你们做主,天下子民是帝国的根基,根基不稳国将不国,民为水、大明朝就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错了,你们回来吧!” 等王承恩写完,高一鸣感慨道:“百姓所求者,不过是生有所养、老有所依,再吃一口饱饭而已,要求实在是不高,当朝统治者就这都不愿意满足,实在该杀!” 虽然高一鸣的观点在场的人都认同,但是他杀气腾腾的话,还是让在场的众人打了一个激灵。 “第五道诏书,明告天下,我大明承认张献忠的大西政权,目前在大西势力范围内的百姓如果愿意,可以归附大西,也可以回归大明朝,朕永不加罪。” 高一鸣一口气下了五道圣旨,每下一道圣旨,军中都高呼一次万岁,而且声音一波高过一波。 “吴总兵,如今形势危急,我们也不能在这停留过久,你此次回去是佯动,不知道山海关还留有多少兵马?” “回皇上,尚且有一万五千多人。” “好!那这里的四万人马我就不给你了,我此去济南府少不得一番动静,他们正好护驾,你此去要秘密行事,万不敢让敌军探悉了我们的意图,你自己见机行事吧,记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在济南府等你,等你到来,朕正式拜你为大将军,帝国的重任系将军一身,此去多保重,万不敢有失。” “是,请皇上放心,臣定不负所望!” “对了,你父亲和你爱妾你是带在身边,还是让他们随我一起?” “臣此次回去,只是佯动,就让他们护卫陛下吧。” “好!那我们济南府见。” 吴三桂走的时候只带了二十多个家将。 吴三桂走后,高一鸣也没有多耽搁,命令大军悄然朝济南府而去,他准备到济南府之后,处理掉不听调令的刘泽清,为吴三桂接手山东扫清障碍。 吴三桂接手山东之后,就可以率山东兵马牵制李自成,不让他救援长安,且时机成熟之后,可以伺机夺回山海关,威慑清军。 同时,高一鸣准备让吴三桂在山东渤海湾训练一支强悍的海军,以此来威胁清军的大本营盛京,牵制清军南下,至少要拖延清军南下。要知道明军海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战船更是当代之最,这恰恰是清军的一大短板。 路上,高一鸣将王承恩叫到身边道:“刚才你也听到了,我免了天下百姓三年钱粮,但是打仗是个烧银子的买卖,没钱是不行的,我准备让你先行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