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在赵宋王朝时的妥协外交态度,直接很强硬地让汪古部交出完颜昌及其部族,然后投降大乾王朝,接受大乾王朝的分割,然后改汉名、穿汉服、习汉字。
马植还明确表示,如果汪古部不照做,大乾王朝的天兵不日就会来荡平汪古部,人畜不留。
马扩则唱红脸表示,大乾王朝势必要消灭草原上的所有抵抗势力,此事已经成为定数,绝不可能更改,汪古部是大乾王朝找上的第一个草原部族,是所有草原部族的榜样,大乾王朝势在必得。
马扩又说,汪古部如果投降大乾王朝,以后就没有汉胡之分,汪古部的人再也不会挨饿,也再也不会受到其他草原部族的侵扰,而且,如果汪古部第一个投降大乾王朝,大乾王朝一定会千金买马骨,将汪古部迁入富裕的地区,还会给于汪古部不少优惠政策,像免税、分良田、分房屋等等……
灭掉多国尤其是灭掉草原霸主金国的大乾王朝的强大,已经毋庸置疑了。
大乾王朝势在夺取草原,将草原彻底并入大乾王朝的版图,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上的胡患问题,也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汪古部要是不肯臣服大乾王朝,听从大乾王朝的拆分,肯定就得向西迁徙,否则肯定难逃大乾王朝的攻打。
问题是,西边肥沃的草地,都有部族驻扎,越肥沃的草地,其上驻扎的部族越强大,汪古部要想在西边寻找到一块适合汪古部游牧的草地,肯定少不了战争。
这其实也没什么。
草原上盛行的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为王。”的生存法则。
因此,如果有需要,汪古部并不惧怕战争。
可问题是,谁知道大乾王朝的野心会止步在哪里?万一汪古部费劲罢力的迁徙到西边以后,大乾王朝继续西征呢?那汪古部不是白费这个劲了吗?
还有,马植和马扩说得也有道理,如果汪古部投降了大乾王朝,以后就没有了生存的烦恼,反之,汪古部有可能就会被灭族。
所以,形势所迫之下,汪古部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动了投降大乾王朝,然后接受大乾王朝分割的念头。
可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十分清楚,一旦汪古部接受大乾王朝的分割,曾经强大的汪古部,便会彻底成为历史。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真有些舍不得他们经过无数代人的发展和积累才壮大起来的部族。
也正是因为如此,尽管汪古部的很多人都有投降大乾王朝的心思,可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还是犹豫不决……
一天夜里,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突然收到斥候的报告,说大乾王朝的大将牛皋和张宪各率领五万大军正向汪古部挺进。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当场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跟汪古部中的几个智者一商量,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立即亲自去向马植和马扩问罪。
见到马植和马扩后,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立即先声夺人地呵斥道:“贵朝是礼仪之国,今不顾两家友好,率先举兵来打,兵出贵在有名,不知乾军缘何至此?”
马植淡淡地说:“贵部不度德量力,不审天时人事,我等前来是为礼,大军后来是为兵,先礼后兵耳。”
马扩则说:“朝廷令大将出师,何种缘由,使人不能全都知道。但无外乎,朝廷怀疑可汗在施缓兵之计,欲图谋不轨,故而先发制人。望可汗速速决断,扭送达赖全族进献朝廷,听从朝廷号令,不然大军一到……”
说到这里,马扩顿了顿,给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留了些情面。
不想,马植却接过话头道:“可汗若是冥顽不灵,我家大军一到,必叫你部化为齑粉。”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被马植和马扩说得怒火中烧,他威胁马植和马扩道:“草原上的雄鹰,可不是被吓大的。你朝一面遣使,又一面进兵,这是甚么意思?二位大使若是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次恐怕回不去了!”
马植和马扩听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此言,心里都是一惊,但他们的脸色仍然很镇静。
马扩缓缓地说:“若贵部不愿受招,可汗大可将我等诛杀,不必说这些威胁之语,只是,马扩不得不提醒可汗,用不了多久,我大乾天兵就会到此,这恐怕不是贵部之福啊。”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一脸愕然,他没想到马扩竟然如此不怕死。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说:“大乾派你等前来是做死间罢?没想到大乾竟然弃士大夫之命如草芥。”
马植哈哈一笑,也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道:“我等此来,是以一己之命,换取贵部全族之命。能领悟,则同生;不能领悟,则同死罢了。不怕告诉可汗,我等自从来到贵部之时起,就没想过活着回去。”
马扩接着说:“兵家用间最为下策,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或用间以取得成功,或用间以得到失败。你强我弱,或者你我势均力敌,此时,或许可以用间离析,但目前我们两家,实力对比悬殊,何须用间?贵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