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阳迈步走了过去,看到桌面上的瓶子,不由眼睛睁大了一下,此瓶形似垂胆,规整端秀。乾隆皇帝曾在《咏瓷挂瓶》一诗中赞曰,「胆瓶、纸槌瓶,皆瓶式最佳者」。此瓶样式当属最佳瓶式,当时颇为帝王喜爱。
divdata-faye=
"iage
"source=
"er
"css=
"icture
"grou-id=
"6
"igsrc=
"{{iage_doa}}{
"iage_tye
":1,
"itye
":
"iage
jeg
",
"source
":
"er
",
"web_uri
":
"novel-ic-r
1603e10b8c8609ebf0a7aaa63db0b918
",
"width
":446,
"height
":446}
"alt=
"
"
css=
"ictureDesc
"grou-id=
"6
"
div再看看上面的诗文,陈阳心里微微吸了一口凉气,这霞姐运气够好的,居然又捡到了一件宝贝。
瓶子上的诗文,收录于《乐善堂全集。乾隆二年,弘历谕旨发行《乐善堂全集》,收录其居藩期间的诗文作品,集中反映了年轻皇子的政治理想、生活情趣及闲适恬淡的心境。收录诗文除用于瓷器,常用于装饰其他工艺品。
此类器物主要以大型陈设器为主,另有少量的壁瓶、鼻烟壶、笔筒等,诗文多配以花卉图样。
乾隆十七年清宫档案载:十月十六日,总管王常贵交御制诗四套。传旨,着赏唐英,嗣后烧造瓷器,应用诗之处即用此诗拣选烧造,不必用乐善堂集诗文。
从这段记载,不难推断出,这件胆式瓶,应该烧造于乾隆十七年及以前,也就是唐英督陶期间。
霁红釉属于高温釉,在这上面加以低温彩绘并不多见。陈阳将瓶子拿到眼前仔细看着,只见霁红釉上、金彩之下,隐隐呈现窑变之蓝紫色,更乃精罕绝妙至极。
这种工艺一般都是:胆瓶成坯后,施铜红釉,待釉面阴干,以钴料蘸水写诗文、描绘纹饰,入窑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后以金彩作点睛之笔,再次入窑烧制。如此多次上釉、多次入窑,方成此器,中间的环节那是相当繁琐。
其文字的笔画转折和纹饰面积较大之处,钴料较多,形成比较明显的蓝色,边界则有蓝红虹彩渐变,非上手细观,无以体会其如霞般绚烂。
花瓣、枝叶金彩柔薄处,透出窑变之色,加之清晰的金彩勾边,营造出微妙的立体效果,更显花叶娇柔之质。设计构思之巧、成效之佳,着实让人吃惊。
《景德镇陶录》有云,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浑然天成者,变化莫测,有妙手偶得之美,但于瓷器烧制而言,则颇难掌控。或许正是因此,窑变多见整器施釉。
此瓶以火焰青之法绘制纹样,线条、字体笔画清晰无晕散,营造、控制天工之美,足见其难度之高,彰显出对火候控制的至高水准。纵观清代瓷器,霁红、窑变、金彩装饰皆时常得见。但这个瓶子将三者结合于一身,充分发挥每种釉彩之效,乃至营造出新的艺术审美境界,堪谓凤毛麟角。
“好物件!”陈阳口中称赞了一句,根据自已脑海中的回忆,后世自已从未见过或者听过有关这件瓶子的信息。只有一件类似的物件,那是一件雍正时期小胆瓶,霁红釉上以金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仅口部金彩下可见窑变光晕朦胧之效,现在看到这只瓶子,在想想那只,应该是初创阶段之作,底书雍正六字青花双圈款,望星楼在扭腰佳得所拍,后来一直珍藏在他们那里。
眼前这瓶子,可比那件的工艺还要好!
陈阳一把拉住了秦浩峰,“糖豆,咱们别这么看了,索性将这些物件都买下来吧!”
“我看行!”秦浩峰重重点点头,“走,咱俩找霞姐说说去。”
两人手里一人拿了一件东西,从仓房出来,霞姐见到他们满头大汗的出来,笑着从水缸里抱出一个西瓜,切成小块之后,示意两人先吃着解解渴。
“霞姐,你先别忙活了,我跟你说点事。”秦浩峰拉着霞姐,示意她先坐下来,“你帮我们收的东西,我们都要了,之后你再别的院子不是还有破烂么,等明天我找辆车来,一起都给你来市里卖了!”
“都要了?”霞姐疑惑的看看秦浩峰和陈阳,看见他们俩手里拿着的物件,霞姐心里有些明白了,估计只有这两件是好东西,他们不好意思开口。
“不用,”霞姐笑着拍了秦浩峰胳膊一下,“你们把你们有用的挑走就行,其余没用的就留下,我自已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