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整年中国大豆产业乍看起来似乎风平浪静,甚至还有好消息,首先全国大豆丰收,总产量提高到近一千七百万吨,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与此同时,大豆进口总量不升反降,从2001年的一千三百万吨降低到去年的一千一百万吨,国内丰收,对进口的依赖减少,看上去似乎是好事。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在进口减少的同时,国内大豆压榨能力却在迅速攀升,2000年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不足7万吨左右,年加工大豆能力在2000万吨左右;到了去年大豆日压榨能力已经超过13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接近4000万吨,两年时间就翻了一倍。
国内大豆压榨工厂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上千家,新增的大豆压榨工厂大多分布在沿海港口附近,他们通过购买进口大豆,然后榨油生产植物油和豆粕出售,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食用油和肉蛋类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所以生产出来的豆油和豆粕压根不用愁销路。
只要能生产出来,马上就有人要,市场需求极其旺盛,销售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这让榨油成了暴利行业,那怕是借高利贷建厂,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赚到钱,还清款项还有剩余,所以吸引了大量投机者涌入这一行业,纷纷采取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来建厂、收购大豆榨油。
根据惠农的研究部门分析测算,以现如今的发展速度,到2004年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就能超过20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也会超过6000万吨;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能增加一千万吨的大豆压榨能力。
但是建厂容易,种植大豆可就没那么简单了,2002年全国大豆总产量和总进口量加起来也才不到四千万吨,如果真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04的时候,就会出现两千万吨的大豆缺口,会有大量工厂面临着没有大豆可用的现象,这些工厂为了争夺大豆,必然会采取提高收购价格的策略,这就刚好正中四大粮商的下怀,他们肯定会把价格抬得更高。
有关媒体在做相关分析的时候,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今年的大豆进口量如果超过1400万吨,国内大豆市场将保持低迷状态;如果进口量低于1200万吨,大豆及其制品市场价格仍将剧烈变动。
但实际上,今年的大豆总进口量一下就从去年的一千一百万吨飙升到超过两千万吨,几乎翻了一倍,而价格不仅没有保持低迷,反倒一路攀升,涨到了那些榨油厂都要亏本的程度。
这些榨油厂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差,因为这些厂子规模通常都很小,每天能压榨一百吨大豆的就算是大厂了,大多数都是日压榨能力几十吨,甚至只有十几吨的小厂子,超过一千吨的放眼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只有鲁花、中粮、益海嘉里等区区几家而已,同时嘉吉在南通投资了一家日压榨能力超过五千吨的大型榨油厂,只是现在还没有建成投产。
这些榨油厂都是跟风想赚快钱的,他们既缺乏资金实力也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仓储能力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没钱也不愿意囤积大量的大豆,反正港口经常有装满大豆的散货船过来,需要大豆的时候直接去港口拉货就行了,所以一旦遇到风险,他们肯定是最着急的。
“哎,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啊,四大粮商都要收网了,他们还一个劲的往里窜!”李耒看到这些数据连连叹气,这就好比鱼塘里的鱼,光瞅着捕鱼者下的窝子里面有好吃的了,却没注意到人家把绝户网都张好了,就等着他们进去了。
“把这些数据和你们的判断交给张修,让他在赶一篇文章发出来,提醒投资者留意榨油能力过剩、大豆供应不上的问题!”李耒吩咐道,虽然这些人不值得同情,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秘书赶紧把这些信息记下。
《粮食战争》出版后,得益于此书的高质量和各大网络公司的全力推广,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张修也一跃成为全国最红的作家,就好比前两年的余秋雨一样,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种电视节目也纷纷邀请他出镜。
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李耒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又给了张修一笔钱,让他在接受采访、上节目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粮食安全问题,他每次上节目都要把四大粮商的发家过程中的狠辣手段选几样细细讲述,导致在本国都没多少人注意的四家跨国巨头,在中国竟然成了一度能和微软、可口可乐相提并论的知名企业。
张修也曾经多次提醒大豆行业面临的危机,也有一些人听进去了,放弃了投资榨油厂的打算,但是其中还有一批人,原本已经放弃了,结果看到别人开榨油厂几个月就回本开始盈利,他们又忍不住骂张修耽误自己挣钱了,赶紧放弃别的项目,又去搞榨油厂了。
为此张修也没少挨骂,但是他丝毫不改初衷,依旧按照李耒的吩咐,到处提醒大家要警觉、要谨慎,一来这么做可以引发争议,对文人而言争议从来不可怕,有人骂他那就有热点,有热点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热度;二来李耒还源源不断地在给他钱呢,既能挣钱还能维持热度,这么好的事儿哪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