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4. 第327章 豪门恩怨
设置

第327章 豪门恩怨(1 / 3)


“李董,郭孔丰我知道,他不是以前金龙鱼的负责人么?怎么现在又成了丰益国际的老板?”因为李未的干涉,孙孟全并没有机会认识郭孔丰,所以对郭家的内部事务并不了解,他很奇怪这样的变化。

“这就要从郭家的历史说起了!郭家最早起家是因为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他十五岁就开始下南洋打拼,白手起家积累了百万家产,郭鹤年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富翁,郭鹤年也得以进入来佛士学院读书,这是当时南洋有名的贵族学校,郭鹤年在校期间认识了不少日后的政界大人物,比如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的敦-阿卜杜勒-拉扎克,后来成为新加坡总理的***。”

李未给孙孟全普及起了郭家的历史,“郭钦鉴去世后,留下了一百五十万马币资产和八个儿女,郭鹤年便联合兄弟几个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关系成为马来西亚政府在新加坡的大米经销商,然后又把业务中心从大米转向食糖,从事食糖买卖。”

“他的同学里有马来西亚总理、新加坡总理这样的大人物,再加上郭鹤年很有商业眼光,所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资产飞速膨胀;并利用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的机会,抓住市场空白建立起马来西亚第一家糖厂,垄断了马来西亚的制糖业,郭鹤年也因此被称为马来西亚糖王,然后继续扩张,成为亚洲糖王。”

“郭鹤年的二哥叫郭鹤龄,是马来西亚地下党成员,五十年代在丛林中遭遇英军埋伏遇害,郭鹤年受他影响很大,对咱们一向很有好感;七十年代的时候,国家食糖短缺,国家让中粮和华润通过香江进口47万吨食糖,但当时国际市场的食糖储备也只有一千万吨,突然冒出了这么大的买家。且不说会不会引发政治上的风险,光涨价就能让咱们喝一壶的了!”

“不得已之下,华润找到郭鹤年帮忙,郭鹤年利用自己在国际糖业的影响力,不仅以较低价格完成购买任务,还帮国家赚取了几百万美元的外汇储备,双方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在中粮和华润的盛情邀请下,郭鹤年进入大陆市场,豪掷亿万投资了多个大项目!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和中粮合作在特区开办了第一家炼油厂,金龙鱼就此诞生,而郭孔丰就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

“甚至这个项目就是郭孔丰一力推动的,当时他在大陆考察的时候,每到一处都要找粮油店看,当他看到老百姓拎着小油桶排队买油的场景,就觉得小包装油一定能赚钱!回去后他说服了郭鹤年,和中粮合作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生产金龙鱼小包装调和油!”

这次合作其实是有问题的,虽然中粮在南海油脂间接持有的股份总和约47%,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但由于嘉里粮油的精心设计,构建了复杂的持股关系,在南海油脂的上级公司中占据了控股权,所以中粮在南海油脂并没有控股权。

更要命的是,金龙鱼这个牌子是属于郭氏集团的,跟中粮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所以郭家等于是利用中粮的资金和渠道帮自己推广金龙鱼这个品牌,而中粮却没办法分享金龙鱼品牌增长的利益,今年中粮也琢磨过来了,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福临门,但是想要和金龙鱼还有鲁花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孟全你也了解,想让吃惯了散装油的消费者接受小包装油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郭孔丰开始几年并不急着追求利润,而是通过和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合作,用发福利的方式推广小包装食用油!两年时间花了两千万,才让南方的老百姓适应小包装食用油。”

“按道理说,虽然这两千万的开销让南海油脂的年终报表有点不太好看,但从长远来看,这笔钱花的值,培养了一大批粘性很高的消费者,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倍地赚回来;郭孔丰对郭家自然是有大功劳的!等年底的时候多拿些奖金也是应该的,但郭鹤年不这么想。”

“郭孔丰想和郭鹤年讨论下奖金的分配,郭鹤年却说,‘孔丰,很遗憾,你全年都看错了市场,而且没有调整策略,以致囊中空空,你要知道,我们企业是按利润分配奖金的,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对你说,这个状况很尴尬。’”李未一摊手,“这件事我还是听中策的黄总说的,当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郭鹤年的亲侄子啊,而且还是刚立了大功的亲侄子!”

“郭孔丰当时就心冷了,过去两年他为了推广金龙鱼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取得了多大的成果?就算短期内出现了一点儿亏损,可从长远来看,这些亏损也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利益,就跟我们现在亏本给那些单位发福利一样,不仅没有错,还要好好奖励!于是郭孔丰一气之下就回了新加坡,要自立门户!郭鹤年倒是劝了几次,可核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所以只能让他去了。”

“郭孔丰临走的时候还想带走金龙鱼这个牌子,因为金龙鱼是他一手打造的,但郭鹤年坚决不同意,觉得这是郭孔丰在郭氏企业工作时候创立的品牌,理应归公司所有,而不是他个人!叔侄俩为了这事儿闹到了打官司的地步,最后还是郭鹤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