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乘风而起
  4.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蛋糕
设置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蛋糕(1 / 2)


“我们先来说建阳扣。”

“扣,其实是纸在闽地的计量单位,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刀。”

“而以扣命名的纸张,在闽地其实有两种,一种叫建阳扣,一种叫玉扣。”

“玉扣的产地是宁化,也是闽地四大产纸县之一。宁化盛产土纸,其上品称玉扣纸。”

“玉扣纸洁白如玉,全用嫩竹制造,质地良好,光滑柔韧,拉力强,摩擦不起毛茸,张片均匀,清晰透度,书写易干,墨迹不褪,经久不被蛀蚀。是上好的书法用纸,可与宣纸媲美。”

“玉扣纸用于印书,始于宋代。除全国性书籍经史读物外,汀郡地方志书、名人著作均借以印行,族谱、寺庙抄经也喜欢用这种竹纸。”

“到后来竹纸的品质得到提升后,玉扣纸更多成了书画用纸,而同样的技术传到了建阳,因而有了建阳扣竹纸。”

“建阳扣竹纸的品质,比玉扣纸其实略低一点。作为书画用纸自然不能算上乘,但是因为产量大,价格实惠,质量在印书纸中非常上乘,反而极受书商的欢迎。”

“到了明清时期,专门用于印书的建阳扣,也是竹纸中的上品,全部为江苏刻书家所垄断。闽产录异称二百年吴中书坊每岁以值压槽,禁不外用。”

“也就是说,建阳的扣纸,被苏州一带的书坊全部垄断包销了。”

在袁老师侃侃而谈的叙述当中,周至似乎看到了延续数百年的一场硝烟弥漫的大商战,无数商人们奋力争夺的,就是华夏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市场里,最大的一块蛋糕。

“那袁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宋代的时候,最好的印书纸产在闽地,最好的雕版术一直在余杭,我们蜀地得了个两中。”周至听着故事做自己的分析“但是综合起来,就成了余杭第一,蜀地第二,建阳第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蜀地的竞争优势被打压了下去,闽地则成了专门造纸的供应商,而余杭成了用闽纸和自己的雕版工艺,成了印刷精品书的最后赢家”

“也不能完全这样说。”袁老师笑道“北宋以降,蜀地的文化事业一直比较兴盛,但是又相对封闭,因此印刷业也多是自给自足,书籍纸张和雕版的质量也是一直在提升的。”

“而且就算以宋代技术论,也不能就说余杭为第一,我蜀刻本只能算第二。”

袁老师对此论表示不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宋朝规模最宏大,影响极深远的几部官刻巨著。包括五千多卷的大藏经、一千卷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一千卷词章总集文苑英华和五百卷总集太平广记,我们蜀川就负责刻印了其中三部。我们蜀都,可是承办了我国出版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官刻出版工作。”

“我们以大藏经为例,就能够说明当时的蜀版是多么的辉煌。”

“北宋初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太祖赵匡胤诏令四川雕刻大藏经,又称开宝藏,共5048卷。”

“最终历时十三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即9年方才竣工,最后运往开封印刷,共计刻版十三万块。”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佛经总集,此后历世所刊印大藏经,多为宋蜀刻本的复版。”

“宋朝中央政府还先后把蜀刻大藏经赠送给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对亚洲雕版印刷和文化交流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僧人奝然,在986年将大藏经带回以后,传到日本已两百多年的刻板印刷术,这时才真正流行起来。”

“这事儿我知道,当时宋地书籍外流这事儿还引起了苏轼的警惕,在杭州通判任上上书要求对高丽人和日本人购书加以警惕和监管,如太平御览这类书,万万不可流入外国。”

“太平御览是太平兴国二年即977年下诏开修,到太平兴国八年即9年方才完成的千卷大书,是由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兼提举学事蒲叔献监督刻印的。”

“关于这书还产生了一个成语,肘子你知道吗”

“袁老师你在考我。”周至笑道“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提到过,太平御览成书后,宋太宗赵光义爱不释手,曾说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因而命人日进三卷,备乙夜之览。如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

“侍者或以为太过劳苦,有所劝谏,太宗道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因此成语开卷有益,就是由这部太平御览而来。”

“肘子的底子好啊。张口就能来。”袁老师现在有点明白为何辜老对这小弟子百般迁就宠爱了“要不就来历史系吧,我亲自带你,识别拼接珍本断残文字,需要你这手功夫。”

“咳咳咳”辜幼文赶紧在一边假咳嗽“本师还在这儿呢,小袁你就开始挖人了。这有点不上道啊”

“肘子这样的,学校其实可以特招吧”袁老师越看周至越喜欢“不是都在文史发表论文纲要了吗这水平还看什么高考成绩啊”

其实辜幼文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压根就没有打算告诉周至,只是想着万一有可能周至高考失败,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