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游侠儿
  4. 第320章 博弈(上)
设置

第320章 博弈(上)(2 / 3)


步。

不过,长孙无忌忠心归忠心,能力强归能力强,刚愎自用的短处,也是实实在在。

以往在自己面前,长孙无忌可能多少还会有些收敛。如今自己生病,将朝政交给了太子,还委托他长孙无忌辅政,恐怕不经太子同意就擅自做主的事情少不了。甚至在他自己意见与太子意见相左之时,还会仗着亲舅舅和辅政大臣的身份,逼着太子按照他的意见处置。

如是推测下来,也就怪不得太子要趁着过年休沐,绕过中书省给高侃下中旨了。朕的儿子,怎么可能愿意事事都受辅政大臣摆布?这舅舅外甥两个,在暗地里过招呢!并且这一轮,朕的儿子十有七八要输!

“太子那边,要不要老奴派人偷偷提醒一下。”被李世民笑得心中发毛,张阿难犹豫再三,又硬着头皮提出了第二个建议。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皇帝陛下相信长孙无忌忠心耿耿,今后就不会出面干涉。而太子的招数,又被长孙无忌给看了个一清二楚。双方继续争斗下去,太子必输无疑。与其让太子最后落个灰头土脸的结果,还不如现在就给他一些提醒,让他及时罢手。

“不必!”李世民这次连想都没有想,就果断拒绝。“咱们在旁边看热闹就好,两不相帮,让太子去折腾。不撞个头破血流,他怎么会长本事?况且输给了太师,他也不算丢人。连朕都经常在太师手底下吃亏,更何况是他!”

“可,可受降城那边,终究是李素立亏空了物资在先?”张阿难听得又是一愣,忍不住出言提醒,“万一太子认了死理儿,而太师又要为了顾全大局,不愿太子将此事深究。届时,恐怕太子……”

“没事,让他受些打击也好!”李世民心中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再度笑着摇头,“这样,他就会明白,世间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纵使是朕,也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对每个人,都处置公道,更何况是初掌权柄的他?朕以前跟他说,是人就会有私心,书本上那种君正臣贤,上上下下都为国而谋的情形,根本不存在,他却不信。日后经历上几次,他就明白了,书本是书本,现实是现实。”

身体有些虚,他缓了几口气儿,又端起茶杯了润了润嗓子,才继续说道,“朕的儿子,绝不会因为受到一些打击,就自暴自弃,这点,朕相信太子。受到的打击越多,他成长得越快。等哪天,他明白了人皆有私心的道理,还能用人之长,舍人之短,距离做一个有道明君,就没多远了。”

“陛下英明!”张阿难终于理解了李世民的想法,满脸钦佩地拱手。

皇帝陛下在锻炼太子呢,而太师和几位辅政大臣,就是最好的磨刀石。有陛下在后面盯着,太子即便输了,也不可能丢了大唐江山。而太子聪明且年轻,只要没失去斗志,肯定会越战越强,最后,将所有辅政大臣“踩于脚下”。

到那时,太子就会成长为一个头脑清晰且心智坚韧的帝王,文治和武功即便不如陛下,也不会差得太多。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暗地里给余校尉的家人赐些钱财或者田产,褒奖他对朕的忠心。其他事情,都不必管。”断断续续说了这么多,李世民的身体早就乏了,挥了下手,结束了今晚政务。

“臣,遵旨!”张阿难收起笑容,改了称呼,郑重行礼。随即,转身离去!

因为刚才太监和宫女们都主动选择了回避的缘故,随着张阿难的离去,寝殿顿时变得空空荡荡。李世民仍旧记得先前跟杨妃的约定,然而,却没有立刻喊门外当值的太监去宣杨妃。独自一人,缓缓地下了龙床,在寝殿内踱了几步,最终,停在了铜炉旁,将目光投向了通风用的火孔。

目光穿过火孔,他能看到木炭已经烧成了赤红色。表面没有任何烟雾,也没有任何火苗,却能不断涌起热浪,将银壶中的茶水,烧得噗噗作响。

“噗,噗,噗——”银壶中的茶汤沸腾,发出一连串奇怪的声音。

正在洗耳恭听三位辅政大臣“闲谈”的兵部侍郎柳奭愕然扭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听得太入神,竟然忘记了去掌控茶汤的火候。

而按照陆羽所著的《茶经》,水沸如珠,才能煮出茶的最佳滋味。眼下这种情况,显然是将茶汤给煮老了!

长身而起,他以最快速度将银壶提离铜炉。又迫不及待地准备向里边加入专门从梅花上收集起来并融化好的雪水。却苦于自己只有两只手,根本忙不过来。差一点儿,就将茶汤倒在众人的靴子上。

好在长孙家的仆人和书童们反应足够快,发现柳侍郎根本不懂得围炉煮茶的要领,果断冲过来帮忙。才避免了一场雅聚,直接闹得伤患满营。

待仆人和书童们,七手八脚将煮老的茶汤端到外边泼掉,又换上了新壶新水,重头再来,在场的三位辅政重臣,已经失去了谈兴。

碍着柳奭是太子妃的舅舅,向来又对自己恭敬有加,长孙无忌不便嘲笑他粗鄙,摇了摇头,笑着安慰,“无妨,无妨,此事都怪老夫有始无终。觉得围炉煮茶是一件雅事,就想着亲手来试试,却又有始无终,半途中转交给了你来接手。偏偏还忘记了,这些家什,如同常用的笔墨,总是用上几次才能熟悉。乍一接手,肯定诸多不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