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狼烟晚明
  4. 第69章 城门
设置

第69章 城门(1 / 3)


第69章 城门

目前为止,总体来说战斗进程与高藤豆的预想差不多,包括一座攻城塔楼被摧毁在内,都在意料之中。

尽管谷白桦把胸脯拍得山响,一口咬定他的办法保证管用,众将都还是有“接城前会损失掉两三座”的心理准备:第一次打造这玩意,就算没有床弩的威胁,也保不齐推半路上自己就散了架!话说回来,只要能把陕州攻破,它们的使命也便完成了。本就是一次性工具,傻大笨粗的家伙不可能推着辗转千里,离开时肯定要一把火烧掉,以后需要随时打造就是了。

这一轮试探性攻击,除了全部的弓箭手,高藤豆只派出一个飞豹营参战,混在三千百姓和同样数量的辅兵中。这个时代,不仅所有将领,包括兵士们心里都很清楚,除非有内应,攻城战几乎没有一鼓而下的,再小的城往往都要打上个四五天,甚至更久。陕州府是一城接三省的兵家要地,要是花个把月拿下,那也再正常不过。前几天主要是探探虚实,用炮灰们测试一下守军实力和守将的应变能力,消耗其体力和物资。只要别一上来就被对方打得溃不成军失了锐气,牢牢把握住攻击的节奏和主动性就达到了战术目标。

三个飞兽营中,飞虎营绝大多数是拥有丰富战斗……哦,好吧,丰富抢劫经验的老兵,这是自己的主力营,要留在关键时刻投入发起致命一击。飞熊营的新兵比例有点大,战斗意志要跟着友军趁火打劫几次才能锻炼出来,现在独当一面为时尚早。成军伊始的几场战斗很重要:一路奏凯,部队很快就能打出信心成为强军、反之,哪怕小挫几次,兵卒们就会留下永久性心理阴影,那大半就废了,只能拆散混编到其他营里,甚至,即使以后再重组,原来的名称也不能再用,大家会觉得不吉利。最明显的例子是日后的辽东:李成梁纵横辽东几十年,把各部女真打得鸡飞狗跳,但就是这样一群物资装备粮草兵器甚至人数都不足的乌合之众,接连不断地遇到了一茬又一茬大明派往战场的更菜的鱼腩对手,不久便打出信心,终于成为一支令人谈虎色变的嗜血劲旅……飞豹营新老混编,老兵占了六成多,加上弓箭手的保护,应该能稳得住攻击节奏。

不论中外,古代军队日常训练都没有强化意识认同的内容(欧洲的十字军勉强算是有一些),士兵们的战斗意志主要靠两种手段维系:要么临阵脱逃被督战队砍杀,要么胜利后肆无忌惮的抢劫奖励。所以,伤亡承受能力普遍很差——超过10%还没有崩溃就绝对算一等一的强军了。习惯了影视剧或游戏中上帝视角的现代人觉得匪夷所思,其实很容易理解:士兵们没有全局视角,战场上目力所及只是自己的身边。哪怕五十米外的友军正在势如破竹——你看不到!你看到的,可能就是身边的战友被一个个砍倒!于是自然想跑。后面的人看到你返身逃命,本能地会跟着一起跑……这样,牵一发动全身,阵线的一角便崩塌了。如果此时将领没有及时阻止,很可能唾手可得的胜利就会眼睁睁莫名其妙地变成大败亏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在古籍中每每见到“该将身被三创督率家兵砍杀溃卒遂大破之”的请功报告。

对于战损伤亡,高藤豆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飞豹营别超过一成半——攻城战,后面是主力部队督阵,没处跑,老兵们肯定逼着新兵打头阵,所以这部分损失主要会是新兵,战后再补便是了,不心疼、辅兵损失差不多会有三成左右,呵呵,本就是炮灰嘛,认便宜吧——按照将领们的估计,等全部战斗结束,那三千百姓可是会有五六成以上将永久倒在陕州城下!

临近中午,关盛云、罗氏父子和古家兄弟一路说说笑笑来到阵前,爬上望台与高藤豆一起观战。

高藤豆有意在众人面前卖弄一下,下达了“加速攻击”的命令。

嗵、嗵、嗵。

战鼓声不疾不徐的响起来。与之配合的,是飞虎营、飞熊营的战兵们,用武器敲打着盾牌,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在鼓声的间歇里有节奏地齐声大喝:“杀”、“杀”、“杀”!

城头上,恶臭弥漫。

沥青是很好的武器。不过要珍惜使用,而且,把固体沥青块熬煮到翻滚沸腾的液体状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沸水泼出去就会散开,温度降低得很快,因而杀伤效果不太高;滚油的效果倒是挺好,然而成本有些高……所以,守军还准备了另一种类似的武器——金汤。

就是大粪汁。

除了恶心,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对粪便抱有一种朴素的认知:“有毒”。

大明的人们固然不知道病毒、细菌的存在,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等今天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在当时几乎所有人也都属闻所未闻。

所以,疾病肆虐。

其中最厉害的是痢疾。

古书中所谓“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瘟疫横行”,往往指的就是病毒性痢疾。抗生素没有问世的时候,人体自身的抵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