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兴汉会敛财手段了得,但正所谓树大招风,关中一战后,皇家很明显对兴汉会作出了某些限制。 蒋琬当然知道,兴汉会这几年,一直源源不断地往九原和平城输送钱粮。 不但维持了边地的稳定,听说还有其他安排,反正也算是拓实边疆,教化胡夷了。 所以冯都护说兴汉会拿不出钱粮,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提到兴汉会,就不得不提到皇家。 皇家本来也是挺有钱的。 少府还掌握着不少财源渠道呢。 只是丞相在生前,就已经开始在掏小胖子的小金库了。 组建南北军就曾经差点让小胖子回到解放前。 然后关中一战,又让南北军随大军出战。 虽然现在大汉改制中央军,南北军归于禁军,但皇家想要控制南北军,自然不可能完全放手。 所以南北军的钱粮供给,一半是出自国库,一半是出自内帑。 按冯都护对小胖子的了解,皇家的少府,这个时候估计也没有多少钱粮。 毕竟郑国渠的修复,皇家可是要出钱粮的——而且还是前期的大部分。 反正关中的土地,兴汉会又拿不到太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所以在出了人力和技术之后,自然就不愿意当冤大头。 最多也就是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点钱粮,再多就没有了。 皇家,皇家又怎么啦? 皇家也不能强迫别人出钱吧! 天子在朝议的时候,都得虚心听取朝中重臣的意见呢。 而想要通过一项重大决策,更是要在朝议上让大伙达成一致意见。 大汉的朝议,本来就带着后世议会制的某些味道。 再加上兴汉会作为新兴势力,又有某位中都护作为会首。 说是兴汉会这个利益集团推举冯某人在朝中维护自己的利益,代表自己发言也不为过。 这又与后世议会议员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像现在,冯都护就表示,兴汉会已经掏不出更多的钱粮了。 而蒋琬这个尚书令,自然也不可能去逼着皇家掏钱。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世家。 冯都护搓了搓手: “不太好办啊!” 确实是不太好办。 蜀地世家已经被驯服了,听话得很,而且现在又是往荆州倾销的关键时期。 再说了,就算能把蜀地的粮食运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凉州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虽说粮食产量不少,但那里同时也是新兴工坊的重要发展区域。 新兴工坊需要大量的原始工人,还有牧场草场的圈养畜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所以凉州能保证粮食自产自足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让凉州的新兴工坊主资助一些钱应该没啥问题,粮食就不要想了。 至于关中河东并州这三地,不到四年就已经割过两次了,再割下去,那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 大汉现在,并没有彻底消灭世家大族的社会基础。 就算是一千多年近两千年后,有类学阀的圈子都仍若隐若现——而且那些玩意还特喜欢近亲繁殖。 更别说现在的大汉新贵势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由某些世家转变而来。 真要把关中并州河东三地的世家连根拔起,莫说是还要杀多少人,光是引起蜀地凉州等地的连锁反应,也够受的了。 总不能连蜀地和凉州的大族也灭了吧? 说不定灭着灭着,就会发现连最信任的亲密战友都要背刺自己。 真到了那一步,就不单单是人口稀缺的问题了。 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步子太大扯到蛋的问题。 仁人志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只知五卷,未见六卷的冯都护就更解决不了。 “对别人来说可能确实不太好办,但对于中都护来说,办法肯定还是有的。” 不用说得太明白,蒋琬就明白冯都护想的是什么。 毕竟这么多年来,不管大汉如何变化,但丞相与中都护在某件事情上,总来都是一直未变。 “哦,敢问蒋公,此话又是从何说起?” “中都护莫非忘了当年南征之事耶?” 冯都护闻言,顿时就是一愣。 当年南征,我做什么了? 不就是跟在丞相后面,捞了点劳力,赚了点彩礼钱?<